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天空没有鸟的痕迹,但我已飞过!

欢迎光临小树光影的博客~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我行,我摄!----小树光影摄影的故事  

2014-04-23 01:40:13|  分类: Pentax摄影屋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1.     你是从什么时候喜欢摄影的?为什么喜欢摄影?摄影给你带来哪些乐趣?

首先谈谈我与摄影的一次邂逅----

最早知道“拍小照”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读小学低年级的时候。一次暑假烈日里,上高中的本家二叔带同学到家乡那拍照片玩,好奇地投去羡慕又巴结的眼光,追着他们屁股后面傻傻盯看他们在小河边的刺槐树旁,拍照摆姿势很酷很新奇也很好玩,但又不懂。  中学时代,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了父亲单位上的海鸥DF300相机,几乎忘却回家,拿在手中瞎摸摸,但又苦于不会使用。直到1992年考上大学,加入了学院的摄影协会,才开始真正接触摄影。并参加了相关摄影理论培训和实拍活动,买了第一本有关摄影的书——《摄影百问百答》(至今还在案头)。业余时间自学了一些光圈快门感光度等摄影的理论知识。  为追求摄影梦想,参加工作后努力积蓄,在头三个月内,花了600多元工资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胶卷单反——海鸥DF-2ETM。从此,业余时间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时,给家人拍照(那时胶卷还要冲洗,有成本,不舍得拍纯风景照片的)。随着1999年夏季小生命的诞生,他成了我镜头下出镜率最高的模特。印象最深的是儿子满月时长长的头发、啃吮的小指头,家人将他抱到天井里,在充足的阳光下我给他拍了第一张萌照,和满地飘落的碎发。 就这样,伴随着儿子的成长,我的相机便记录着美好生活的点滴瞬间。  2001年底,工作调动,让我有更多的时间与摄影相随。单位经常要拍些会议和活动照片,成了我纪实摄影常去的场所。拍的照片除了单位存档用外,有些也作报刊投稿用。大约在2004年前后,我买了一台卡片机富士F455,拍完一万多次快门后,在2008年底一次儿子带学校活动拍照片时不小心丢失。于是我堂而皇之地在2009年初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台数码单反,宾得K200D(原先家人不同意买的,理由是家里有相机,还买什么相机啊?),从此走上了单反的“不归路”。

为追求极致影像,2012年底,我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全画幅数码单反----佳能5D3,并先后添置全大三元镜头,后来不久买了佳能6D作为备机,从此走上了全画幅相机创作之路,平时周末节假日一有空就走出去摄影。

为什么喜欢摄影----

要说我对摄影的喜爱程度,举个例吧,2009年前业余时间我喜欢去钓鱼,但从买了数码单反后至今,就再也没去碰过鱼杆(一有空就外出摄影采风去,拍完照片后还要回来抽空整理、后期处理图片,自然没时间和心思去钓鱼的了)。

我喜欢宁静中用洞察的第三只眼去看天边的云彩、路边的小草,甚至用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去感受大自然中那难以想象的美丽画面。世界著名人文摄影家、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法国摄影大师布勒松写道:“拍摄一张照片就是屏住呼吸,集中你全部才能去捕捉稍纵即逝的现实,这样,拍摄一张照片就成为身心非常愉悦的一刻。拍摄一张照片就是判断一个事件,同时,在一秒钟之内严密组织好你所要表达的形式,赋予这一事件以意义。你得将脑、眼和心放在同一视线上,赋予它一种生活的方式。”而拍一张照片的那决定性瞬间就是记录美好生活点点滴滴的定格。一部片子拍得好,因为它拍出了我们的心声;一首歌成为经典,因为它唱出了我们的生活……一张给人以震撼美的照片,它叩击人类的心灵,摆脱尘世杂念,令人置身于纯美的意境中,无欲无求,洗涤内心的所有阴霾。

摄影给你带来哪些乐趣----

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,摄影对我来说并不是强加的任务,而是一项娱乐,就像写日记一样,我用相机去记录美好生活的点滴瞬间,没有时间的限制,也没有人会催促完成的期限,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和幸福。 摄影让我陶醉在光与影的世界中,身心得到了愉悦,生活更加充实,也忘记了所有的烦恼。尤其当拍到一些赏心悦目的画面时,心中的那份快乐无以言表。快乐原来如此简单!摄影拓宽了我的生活内容,开阔了我的眼界,提高了我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,让我懂得了美无处不在、无所不在。生活中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。即便是一抹斜阳、一片落叶,抑或一只小虫,都有它很美的一面。美由心生,快乐自然相伴,郁闷荡然无存,生活因摄影而丰富多彩,充满阳光。

我想,摄影带给我持续不断的快乐,不是去刻意地想能不能得到权威的认可、得到某个奖,也不是能不能得到别人的赞叹,这些都不重要。我所享受到的快乐,是那种因为拍片子所经历的艰辛、陶醉、期盼的过程和感动:摄并快乐着!

看着日渐漂亮的照片,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最清楚。摄影很辛苦。要拍到一幅好的摄影作品,有时可能需要跋山涉水,风吹日晒,长途奔波,早起晚睡;有时为了追求一个好的光影,还要往返若干次,耐心等待时机,遇到天公不作美的时候,与预期计划落空,所幸捕获雨划过镜头中万物的瞬间,也是一种惬意。

同时,摄影让我少了一些浮燥,多了一些沉稳。为了尽快地缩短与专业摄影师的距离,我利用业余时间在摄影理论、图片后期处理的钻研上也下了一些功夫。多年来的摄影实践也让我明白了不少道理:要想拍出一幅好的摄影作品,不仅需要扎实的基本功、天时地利的拍摄环境、较好的摄影器材,还需要好多镜头以外的东西:包括对美的理解、认知和把握以及悟性和激情。

著名自然地理摄影师姜平老师说过,摄影最大的功能是记录功能。纪实摄影更多的是反映别人的生活,风光摄影更多的是自我生活的写照,是一种自我的表现。艺术是心灵的产物,风光摄影更具有艺术的语言。一张成功的作品,不在于让观众从作品中看到什么、读到了什么,而是要让观众从作品中寻找到自己、看到自己,寻找和靠近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一敏感而脆弱的神经,真正入情,而非表面的热闹浮化。

2.讲讲您的摄影作品中,最印象深刻的几张花了怎么样的功夫才成功?讲讲照片背后的故事。

给我印象最深的当要数拍的一些人文纪实作品,前些时的一次周末下午在泰州坡子街扫街(指拿着相机到任意的某条街上去抓拍,对象是在街上,可以是人、事或者街上的风景),当时遇到一个老太推着老头在闲逛,一种“执子与手,与子偕老”相濡以沫的感动油然而生,我悄悄跟着那两个老人后面围着那个坡子街广场转了三圈左右,拍了近百张照片,力求从不同角度记录他们的生活,当时最让我最感动的有三个场景:一是当老太把车推到一个时装店门口停住时,老太在向店里张望,老头摸着头上的帽子,若有所思,我想他们当时可能在想(这个店卖的都是年轻人的服装,我们老了不再需要的了)(我们也曾年轻过……);二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推着小车从老人的车旁边经过,那小车上的小孩天真无邪地看着旁边大车上的老人,让我感触到生命的轮回:我们终有一天要老去,会从不懂事的小孩子成长为需要人照顾的老人,所以要好好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吧;三是老太跑累后,停下来坐街头凳上休息时,深情地凝视着老头,他们之间没见说什么话,或许相知一辈子,已经不再需要什么言语的了,一个眼神足矣,一切尽在不言中! 上月底,参加泰州市民俗摄影家协会组织的“江东明珠,美好高港”摄影采风活动,下午在一个船厂拍摄时,遇到一个工人临下班时,在工地旁的一个自来水笼头边蹲着,摘下眼镜,洗着黑黑的手,然后洗脸,看见落日的余辉照在他红色的安全帽和脸上,两只手在脸上抹洗,却越洗越脏,而他却面露微笑,不禁深深感动:这样的工作环境下,依然乐观地工作,这是什么样的心态,我们要学会感恩,知足常乐!去年夏天的一个周末在安徽巢湖拍摄自行车全国邀请赛,从比赛开始,到最后冠军的争夺冲刺,特别是使用相机的高速连拍功能抓拍到冠军最后冲刺过终点线后,双手举过头顶欣喜的样子,我也跟着欣喜起来!

3. 摄影带给您生活的改变有哪些?

摄影让生活空间多了空气、多了阳光。节假日时间,可以带着家人,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壮丽山河,用镜头记录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快乐,增加家人之间的感情,孩子写作文也因此有好题材。今年春节,我全家自驾去了一趟海南三亚,用镜头留下了在天涯海角、南山观音、亚龙湾等美丽的景区美好的回忆。

一个行囊,一颗心,我会坚持一路下去。

我行,我摄!

有关摄影的回顾 - 小树光影 - 欢迎光临小树光影的博客!

 

(应本地晚报一个朋友的要求有关摄影达人活动采访准备的材料,呵呵,基本写出了我爱上摄影的历程和心声,以期与摄友们共鸣!)

附:晚报乐活版刊载的采访记。

小树光影有关摄影的回顾 - 小树光影 - 欢迎光临小树光影的摄影博客!

  

为了抓拍 他连买菜都要带相机

他用镜头看世界

10余部相机、几麻袋胶卷、十万张照片,他痴迷摄影20多年,自费走遍大江南北。作品多次在晚报刊登,他就是“小树光影”徐峰。

 

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徐峰就已经知道“拍小照”,直到中学时代,一次偶然机会见到了父亲单位上的海鸥DF300相机,他几乎忘却回家。1992年考上大学后,徐峰才加入了学院的摄影协会,开始真正接触摄影。

工作后,徐峰用3个月的工资600多元工资,买了第一台胶卷单反--海鸥EF-2ETM。那个年代,相机是个稀罕物,胶卷更是异常珍贵,为了节约成本,他不敢轻易按下快门,只能在无数次的想象中调焦、构图。无论是陪妻子上街买菜,看街坊下棋,还是走亲戚,徐峰都随身携带自己的武器。

徐峰不止一次遇到过相机刚拿出来,画面就走掉了的情况。为了预防此类事件再次发生,他几乎走到哪儿拍到哪儿,随时捕捉、及时抓拍。

在2004年前后,徐峰买了一台卡片机富士F455,拍完一万多次快门后,在2008年底一次儿子带学校拍活动时不小心丢失。“之前家人一直以家里有相机,还买什么相机为理由,不让我买。这次相机丢了,虽然心疼,但还有一丝喜悦。”于是他“堂而皇之”地在2009年初买了属于自己的的第一台数码单反,宾得K200D,从此走上了单反的“不归路”。

收获快乐 镜头成为第三只眼睛

作为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,摄影对徐峰来说并不是任务,而是一项娱乐,就象写日记一样,“没有时间的限制,也没有人会催促完成的期限,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由和幸福。”徐峰说,镜头成为了他第三只眼睛,让他陶醉在光与影的世界中,“即便是一抹斜阳、一片落叶,抑或一只小虫,加入光影等大自然的润色都有它很美的一面。”

某个周末下午在泰州坡子街“扫街”过程中,他遇到一个老太推着老头在闲逛,一种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感动油然而生,悄悄跟着那两个老人后,围着坡子街广场转了三圈左右,拍了近百张照片,力求在不打扰他们原本状态的同时,从不同角度记录他们的生活,终于让徐峰等来了三个让人心颤的瞬间。

上月底,参加泰州市民俗摄影家协会组织的“江东明珠,美好高港”摄影采风活动,下午在一个船厂拍摄时,遇到一个工人临下班时,在工地旁的一个自来水笼头边蹲着,摘下眼镜,洗着黑黑的手,然后洗脸,落日的余辉照在他红色的安全帽和脸上,两只手在脸上抹洗,却越洗越脏,而他却面露微笑。徐峰说这些照片可遇而不可得,每每拍下,他都如获珍宝。

有时候为了拍到一幅好的摄影作品,他可能需要跋山涉水到离家千里之外,为了追求一个好的光影,还要往返拍摄数次,无功而返的情况也屡见不鲜。

徐峰说,摄影带给他的最大改变是每天都很愉悦的心情。记者 朱世萍

 (载于《泰州晚报》2014-05-02 11版)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734)| 评论(14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